華為實驗室消音棉引發大火,阻燃消音棉是否成為未來趨勢?
發布人:fengtai 時間:2020-09-26 15:33:00
9月25日深夜,“東莞消防”微信公眾號發布了最新警情續報。
續報稱,9月25日15時16分,東莞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接到報警,
東莞松山湖高新區一在建工地起火。
16時50分,現場明火被撲滅,過火面積約850平方米。起火建筑為單層鋼架結構,面積
約5000平方米。
正在裝修施工中,未正式啟用。后經消防救援人員全面搜索清理,發現起火建筑內有3名
死者,經核實為園區物業管理公司員工。事故原因調查及后續處置工作還在進行當中。
從通報上看,起火的是鋼結構,主要燃燒物質為吸音棉。
那吸音棉為什么這么容易發生火災呢?
原來這種吸音棉材質為PU聚氨酯+酚醛樹脂
PU聚氨酯+酚醛樹脂材質的吸音棉有著良好的吸引特性,在實驗室波天線暗室中經常用于吸波等用途
PU聚氨酯+酚醛樹脂材質的吸音棉有著良好的吸音特性,
但是一旦發生火災,會產生大量的濃煙,受害者大部分是因為濃煙的有毒氣體窒息而死。
難道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了嗎?
當然有,三聚氰胺海綿就是完美的替代者!
三聚氰胺海綿是一種有高開孔率的三維網格結構的新型泡沫塑料,
其獨特開孔結構,相比于聚氨酯PU和其他吸聲材料擁有更高的流阻,同等條件下吸聲能力更加突出
有優異的吸聲性、阻燃性、隔熱性、耐濕熱穩定性、衛生安全性及良好的二次加工等綜合性能。
吸音性 三聚氰胺海綿是一個充分的開孔的三維網格結構體系,其網格的長徑比即L/D
約在10到20之間,其極高的開孔率特征(密度為8kg/M3的三聚氰胺海綿塑料的開孔
率高達99%以上)使得聲波能方便有效地進入泡沫體的深層并轉變為網格的震動能被
消耗和吸收掉,且有效地消除反射波。
清華大學建筑環境檢測中心吸音性檢測報告
阻燃特性 三聚氰胺海綿三聚氰胺海綿塑料只有在與明火接觸的情況下表面才
開始燃燒。一旦開始燃燒立即分解產生大量惰性不燃氣體減緩了燃燒的速度,同時在
燃燒體的表面迅速形成致密的焦碳層而有效地阻滯燃燒向深層的發展,明火離開后自動熄滅。
作為科學的評價標準,在不添加阻燃劑的情況下,三聚氰胺海綿就可以達到DIN4102
所規定的B1級低可燃性材料標準(德國標準),UL94-V0級高阻燃材料標準。
而一般的泡沫塑料,如聚烯烴、聚苯乙烯、聚氨酯等,因其自身易燃,為使其符合相關的
阻燃法規和標準,常需加入阻燃劑,其中很多阻燃劑在高溫下會遇熱分解,并放出能置人
于死地的有毒氣體,在火災發生的情況下引發二次災害和環境污染。
作為材料燃燒評價的兩項重要指標,也是往往被使用者所忽略的,即材料在燃燒過程的流
滴性及發煙密度。 一般的泡沫塑料,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氨酯等在燃燒時均熔融并產
生流滴,燃燒著的流滴會迅速引起火災的蔓延。阻燃改性對上述材料的這一致命缺點是
無能為力的。
同時,聚苯乙烯、聚氨酯在燃燒過程中還產生大量毒性煙霧,阻燃改性及煙霧抑制劑的填加
往往會帶來毒性的增加和成本的提高等副面作用。峰泰高科三聚氰胺海綿在燃燒時結焦而不
產生流滴,產生的煙霧量比上述材料低的多的多。
三聚氰胺海綿 在民用、工業、建筑、交通、航空航天、軍事、日化、電子信息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
特別是在阻燃、高溫、低頻噪音吸收要求的環境條件下使用,
已成為國內新材料界不可替代的材料和21世紀中具有重要發展前景的新型環保材料 。